当前位置:消失模铸造厂家养生垃圾皮变脸变进宝宝嘴
垃圾皮变脸变进宝宝嘴
2023-09-04

经过近十天的乔装暗访、精心布控,昨日上午,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一举端掉了位于崇州市街子镇的一家生产食用明胶的黑窝点。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我省查处的规模最大的食品添加剂黑窝点。记者在跟踪采访的4个小时内,面对所见情景,不禁一次又一次地瞠目结舌:原来孩子们爱吃的果冻、糖果、酸奶、火腿肠,以及医用的胶囊等,其原材料中加入的食用明胶,很可能是由浸透着多种有害化工原料、恶臭扑鼻的废弃猪皮和牛皮制成。

第一站 堆积成山垃圾皮奇臭无比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与卫生执法人员一道进入位于崇州市街子镇的“永康明胶厂”。这家厂规模相当大,由于此前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已花了近十天时间乔装暗访,大致摸清了其内部结构及工艺流程,因此一进门,执法人员就直扑堆放原材料的“垃圾皮山”。

此时,许多女工正在这些由一片片的猪皮、牛皮组成的“小山”中央忙着翻拣、铡压、分类……记者走近一看,发现这些猪皮、牛皮大多已被染成了蓝色,也有少数呈黄色,其中部分还依稀看得出是来自于皮衣和皮鞋的边角。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副总队长林玲从地上拾起一片皮鞋废料皮,凑近鼻子前一嗅,又赶忙拿开:“噢,真是奇臭无比!”尤其触目惊心的是,旁边一处肮脏的积水中,还有几片不知何时掉入其中、已经腐烂的猪皮,白花花软塌塌的,令人作呕。

据执法人员粗略估计,这里摆放的垃圾皮约有数吨重。

第二站 一番“清洗”垃圾皮飘出肉香

紧挨着“垃圾皮山”的,是几个标注有“内装液碱,严禁乱放”字样的大金属桶、数十个装有双氧水的塑料桶和大堆的袋装石灰乳、工业硫化纳等。

据该厂负责生产的王厂长介绍,明胶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清洗、蒸煮、浓缩、过滤、蒸发、冷冻、干燥、粉碎、包装等步骤。从“蒸煮”开始,王厂长对流程进行了详尽介绍,但惟独不愿多谈“清洗”这一步。

当执法人员按其介绍的流程对工厂进行仔细检查时,却发现“清洗”在其中的地位可谓“重中之重”,仅是用于“清洗”的近两百个大大小小的池子,就占了整个厂区三分之二的面积。据了解,大量被染过色的工业皮革废料,先在石灰池里浸泡二十天左右,再用盐酸或硫酸“洗澡”,又用双氧水“美容”……等进入“蒸煮”时,经过“清洗”的工业皮革已彻底变样,记者站在“咕嘟咕嘟”烧得滚开的蒸煮池旁,不仅嗅不到这些皮革的异味,反而还嗅到了从池子里飘出的丝丝肉香。

第三站 历经“变脸”成品仍含有大量有害物质

在该厂库房内,省卫生执法监督总队一支队长鲜仕举发现了已经包装成25公斤一袋的明胶成品约六千袋,其总量超过一百吨。从外包装看,这些成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食用明胶类、工业明胶类和作用不明类。执法人员当众打开一个外包装醒目注明了“卫食准字号”的编织袋,双手捧出一把黄澄澄的结晶颗粒―――正是目前在多数小食品批发市场都能买到的食用明胶。

但是,该厂并不能现场出示有效的卫生许可证;而且,该厂仅有一套生产工艺和设备,根本不具备自称的“工业和食用明胶分开生产”的条件。经过对购置原材料的收据的检查,执法人员发现其原材料均为“废碱皮渣”“废烂皮渣”等,而该厂工人也称,他们从未使用过“新鲜的、经过严格检疫的原皮”来生产加工食用明胶。据执法人员介绍,这些经过生产皮鞋、皮衣、制鼓等前期工艺后被淘汰的废弃皮革,含有大量铬、铅、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即使经历百般“整容变脸”,也不可能将其毒素除去,因此绝对不允许“入口”!

第四站 明胶去向销往医药公司和食品企业

记者从该厂印制的精美简介上看到:“公司(厂)主要从事药用、食用明胶及其他工业用明胶的制造和销售,年产各类明胶上千吨。客户遍及全国,并有部分产品出口。”

据卫生执法人员介绍,食用明胶属于氨基酸聚合物,广泛用于食品和药品行业。最常见的就是孩子们爱吃的果冻、酸奶、糖果、火腿肠等,而用来治病救人的药物胶囊和临床血浆代用品都离不开明胶。

据了解,在昨日的突查中,执法人员已经掌握了该厂生产的大量食用明胶销往某医药公司和一些食品企业的证据。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法人员宣布将该厂车间、库房封存,勒令其停产,并接受进一步调查处理。

国家对食用和医用明胶的制造有着严格规定,要求必须用新鲜的、经过严格检疫的、没有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动物骨骼或原皮加工,而且必须用全封闭的流水线进行烘干和粉碎。同时,按照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凡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必须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取得有效的卫生许可证。